• 信息
  • 详情
  • 联系
  • 推荐
发送询价分享好友 商店首页 商店分类 切换频道

脆弱拟杆菌 CAS#:

2024-10-31 05:4200询价
价格 面议
发货 广东深圳市付款后3天内  
库存 1起订1件  
产品详情

脆弱拟杆菌

概述对人体的影响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参考资料 专题

中文名称脆弱拟杆菌
中文同义词脆弱拟杆菌
英文名称Fragile bacteroides
英文同义词Fragile bacteroides
CAS号
分子式
分子量0
EINECS号
相关类别菌类
Mol文件Mol File
结构式脆弱拟杆菌 结构式

脆弱拟杆菌 性质

脆弱拟杆菌 用途与合成方法

概述

脆弱拟杆菌隶属于拟杆菌门,拟杆菌科,拟杆菌属。它的最初描述是从腹部溃疡导致阑尾炎的病灶部位所分离到的菌株,是革兰氏阴性非生孢的杆菌,不运动或以周生鞭毛运动,代谢类型为化能异养菌,能利用糖或蛋白胨,DNA 的G+C,摩尔含量为40%−55%。

对人体的影响

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定殖在肠道的脆弱拟杆菌与宿主建立了互利共生的友好关系,是维持宿主健康必不可少的组分,尤其对于肥胖、糖尿病以及免疫性缺陷疾病有着良好的治疗前景。

生物学特性

脆弱拟杆菌是一种革兰阴性、杆状、两端钝圆而浓染、有荚膜、无芽胞、无动力的专性厌氧细菌,能利用糖或蛋白胨。脆弱拟杆菌是条件致病菌,分产肠毒素型和非产肠毒素型,最常见的毒力因子是脆弱拟杆菌肠毒素( Bacteroides fragilis enterotoxin,BFT),共有bft-1、bft-2 和bft-3三种基因型。

致病性

脆弱拟杆菌是哺乳动物肠道正常定植的细菌,然而当机体某一部位受损或预先有病理改变时,脆弱拟杆菌易位成为机会致病菌。在人的结肠中,脆弱拟杆菌只占正常菌群的1%左右,而引起的感染占全部厌氧菌感染的60%−90%,常见于软组织感染、腹部脓肿、菌血症等病例中。脆弱拟杆菌脑膜炎相对少见,儿童中该类病例大多数为早产儿或新生儿,一般与腹腔感染、慢性中耳炎和心脏疾病相关。2000年,Brook等对22 例腹部脓肿患者病灶的微生物分布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需氧菌以及厌氧菌引起的混合感染占77%,厌氧菌引起的感染占18%,需氧菌占5%,其中脆弱拟杆菌是引起感染最常见的厌氧菌。2007 年Lassmann 等研究了梅约诊所1993−2004 年由厌氧菌引发的菌血症病例的发展态势,得出该病的患病率随着时间递增,且脆弱拟杆菌是从致病部位分离到的最常见的微生物。此外,研究表明脆弱拟杆菌与结直肠癌的发生以及宿主的腹泻症状有关。有研究指出,脆弱拟杆菌肠毒素可能有致肿瘤作用。

参考资料

脆弱拟杆菌为专性厌氧菌,通常为共生菌,为正常人类肠道微生物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同样是重要的机会致病菌,可导致腹腔内脓肿的形成,参与90%的厌氧菌腹腔感染,该菌可通过手术、一些疾病或外伤播散至血流或病变周围组织引起感染,脑膜炎病例少见。脆弱拟杆菌对青霉素耐药,耐药机制主要是β内酰胺酶的产生。通常该菌对甲硝唑、碳青霉烯、替加环素,β内酰胺酶/β内酰胺酶抑制剂和一些头孢菌素敏感。对于该菌引起的脑膜炎,通常应用三代头孢进行治疗,甲硝唑因其具有很好的抗脆弱拟杆菌活性,且能够很好的渗透入中枢神经系统和脓肿,亦为治疗的选择。
主要参考文献:
[1] PallitschK, Rogers M P, Andrews F H, et al. Phosphonodifluoropyruvateis a mechanism-based inhibitor of phosphonopyruvate decarboxylase fromBacteroides fragilis.[J]. Bioorganic & Medicinal Chemistry, 2017.
[2] Ganeshalingham A, Buckley D, Shaw I, et al. Bacteroides fragilis concealed in an infant with Escherichia coli meningitis.[J]. Journal of Paediatrics & Child Health, 2014, 50(1):78-80.
[3] Levinson W. Review of medical microbiology andimmunology.[M]. McGraw-Hill Medical ;2008.
[4] Cynthia L. Sears. Enterotoxigenic Bacteroidesfragilis: a Rogue among Symbiotes[J]. Clinical Microbiology Reviews, 2009, 22(2): 349–369.
[5] 冯淑贞等.脆弱拟杆菌的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通报, 2015, 42(7): 1366−1371.
[6] James H.Jorgensen, Michael A. Pfaller (主编),王辉等(主译).临床微生物学手册.[M].第11版.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17.

安全信息

MSDS信息

脆弱拟杆菌 上下游产品信息

举报
收藏 0
联系方式
加关注0

商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VIP会员第1年
资料通过认证
保证金未缴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