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已烷丁酸镍,英文名:NICKEL CYCLOHEXANEBUTYRATE,CAS:3906-55-6,化学式:C20H34NiO4,分子量:397.17,熔点:240°C(lit.),MSDS.

   2024-11-01 0
导读

3906-55-6 询问环已烷丁酸镍(NICKEL CYCLOHEXANEBUTYRATE)CAS: 3906-55-6化学式: C20H34NiO4var head = document.getElementsByT

3906-55-6

环已烷丁酸镍(NICKEL CYCLOHEXANEBUTYRATE)

CAS: 3906-55-6

化学式: C20H34NiO4

var head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HEAD').item(0); var 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script.src = "https://www.chembk.com/assets/js/qrcode.min.js"; script.type = "text/javascript"; head.appendChild(script); } () { var url = window.location.href; var qrcode = new QRCode(document.getElementById("qrcode"), { width: 200, height: 200, useSVG: true qrcode.makeCode(url); }
中文名 环已烷丁酸镍
英文名 NICKEL CYCLOHEXANEBUTYRATE
别名 环己烷丁酸镍
环已烷丁酸镍
英文别名 NICKEL CYCLOHEXANEBUTYRATE
nickel bis(4-cyclohexylbutyrate)
Nickel(II)cyclohexanebutyrate(AAS)
cyclohexanebutyric acid, nickel salt
cyclohexanebutanoicacid,nickel(2++)salt
Bis(cyclohexanebutyric acid)nickel(II) salt
Nickel(II)cyclohexanebutyrateaasspectrograde
CAS 3906-55-6
EINECS 223-463-2
化学式 C20H34NiO4
分子量 397.17
熔点 240°C(lit.)
外观 水晶
颜色 green to blue
危险品标志 T - 有毒物品

风险术语 R45 - 可能致癌。
R42/43 - 吸入及皮肤接触可能致敏。
安全术语 S53 - 避免接触,使用前须获得特别指示说明。
S1/2 - 上锁保存,并避免儿童触及。
S22 - 切勿吸入粉尘。
S36/37/39 - 穿戴适当的防护服、手套和护目镜或面具。
S45 - 若发生事故或感不适,立即就医(可能的话,出示其标签)。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3077 9 / PGIII
WGK Germany 3
海关编号 29310099

3906-55-6 - 简介

环已烷丁酸镍是一种有机化合物。下面是对其性质、用途、制法和安全信息的介绍:

性质:
环已烷丁酸镍是一种黄色粉末状或结晶状的固体。它在室温下是不溶于水的,可溶于一些有机溶剂如醇和醚。

用途:
环已烷丁酸镍作为催化剂在化学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它被广泛用于有机合成反应,如加氢、氧化、还原和催化偶联反应。具体来说,它常被应用于合成醇、醛、酮和有机酸等有机物的反应中。

制法:
环已烷丁酸镍可以通过将氢氧化镍与环已烷四酸反应得到。将氢氧化镍和环已烷四酸在适当的溶剂中混合,在适当的温度下反应数小时至数十小时。然后,通过过滤和洗涤得到环已烷丁酸镍的固体产物。

安全信息:
环已烷丁酸镍具有一定的毒性,应当避免吸入、皮肤接触和食入。在使用过程中应佩戴适当的防护手套、眼镜和防护面罩,避免与皮肤、眼睛和呼吸系统接触。在使用过程中应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如果吸入或误食,应立即寻求医疗救助。最后更新:2024-04-10 22:29:15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文库
  • wenku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文库
本月点击排行
大家都在“看”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手机扫一扫,查看资讯
手机扫一扫,掌上查看本条资讯
免责声明
• 
本文为wenku原创作品,作者: wenku。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yunshiji.cn/wenku/show-13700248183.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