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893-93-6
聚酞菁铜(POLY(COPPER PHTHALOCYANINE))
CAS: 26893-93-6
化学式: C32H16CuN8
中文名 | 聚酞菁铜 |
英文名 | POLY(COPPER PHTHALOCYANINE) |
别名 | 聚酞菁铜 |
英文别名 | POLY(COPPER PHTHALOCYANINE) [29h,31h-phthalocyaninato(2-)-n29,n39,n31,n32]-coppehomopolymer |
CAS | 26893-93-6 |
化学式 | C32H16CuN8 |
分子量 | 576.06904 |
熔点 | >350 °C (lit.) |
WGK Germany | 3 |
26893-93-6 - 简介
聚酞菁铜是一种有机材料,具有以下性质:蓝色固体:聚酞菁铜呈现出深蓝色的固体形态。
吸附性能:聚酞菁铜具有较好的气体吸附性能,常被用作气体分离和存储材料。
光电性能:聚酞菁铜对光的敏感度较高,具有良好的光电转换性能,在光电子器件中有广泛应用。
热稳定性:聚酞菁铜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可在相对较高的温度下保持其结构完整性和性能。
聚酞菁铜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领域:
气体存储:聚酞菁铜对气体有很好的吸附性能,常被用于气体储存和分离。
光电子器件:聚酞菁铜的光敏感性使其在光电子器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太阳能电池和光探测器。
电化学储能:聚酞菁铜可以作为电化学储能器件中的电极材料。
生物医学应用:聚酞菁铜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应用于生物成像和治疗等领域。
聚酞菁铜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有机合成方法和溶液法两种。
有机合成方法:通过有机合成反应,在适当的条件下,将适量的酞菁和铜盐反应,生成聚酞菁铜。
溶液法:将酞菁和铜盐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经过溶剂的蒸发或共沉淀等方法,得到聚酞菁铜的固体沉淀。
聚酞菁铜不溶于水,但可溶于一些有机溶剂,需注意避免接触皮肤和吸入其颗粒。
在制备和使用过程中,要注意防止产生粉尘和废气,需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下操作。
聚酞菁铜对环境不会造成明显污染,但需遵循当地的环境法规和规定进行处理和处置。
在处理聚酞菁铜时需佩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手套、护目镜等,确保安全操作。
最后更新:2024-04-09 21: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