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说明:
半导体三管又称“晶体三管”或“晶体管”。在半导体锗或硅的单晶上制备两个能相互影响的PN结,组成一个PNP(或NPN)结构。中间的N区(或P区)叫基区,两边的区域叫发射区和集电区,这三部分各有一条电引线,分别叫基B、发射E和集电C,是能起放大、振荡或开关等作用的半导体电子器件。
三管的基本结构是两个反向连结的PN接面,如图1所示,可有pnp和npn两种组合。三个接出来的端点依序称为发射(emitter,E)、基(base,B)和集电(collector,C),名称来源和它们在三管操作时的功能有关。图中也显示出npn与pnp三管的电路号,发射被标出,箭号所指的为n型半导体,和二体的号一致。在没接外加偏压时,两个pn接面都会形成耗尽区,将中性的p型区和n型区隔开。
三管的电特性和两个pn接面的偏压有关,工作区间也依偏压方式来分类,这里我们先讨论常用的所谓”正向区”(forward active),在此区EB间的pn接面维持在正向偏压,而BC间的pn接面则在反向偏压,通常用作放大器的三管都以此方式偏压。图2(a)为一pnp三管在此偏压区的示意图。EB接面的空乏区由于在正向偏压会变窄,载体看到的位障变小,射的空穴会注入到基,基的电子也会注入到射;而BC接面的耗尽区则会变宽,载体看到的位障变大,故本身是不导通的。图2(b)画的是没外加偏压,和偏压在正向区两种情形下,空穴和电子的电位能的分布图。三管和两个反向相接的pn二管有什么差别呢?其间的不同部分就在于三管的两个接面相当接近。以上述之偏压在正向区之pnp三管为例,射的空穴注入基的n型中性区,马上载体电子包围遮蔽,然后朝集电方向扩散,同时也被电子复合。当没有被复合的空穴到达BC接面的耗尽区时,会被此区内的电场加速扫入集电,空穴在集电中为多数载体,很快藉由漂移电流到达连结外部的欧姆接点,形成集电电流IC。IC的大小和BC间反向偏压的大小关系不大。基外部需提供与注入空穴复合部分的电子流IBrec,与由基注入射的电子流InBE(这部分是三管作用不需要的部分)。InB E在射与与电洞复合,即InB E=IErec。pnp三管在正向区时主要的电流种类可以清楚地在图3(a)中看出。
3(a)
射注入基的空穴流大小是由EB接面间的正向偏压大小来控制,和二体的情形类似,在启动电压附近,微小的偏压变化,即可造成很大的注入电流变化。更的说,三管是利用VEB(或VBE)的变化来控制IC,而且提供之IB远比IC小。npn三管的操作原理和pnp三管是一样的,只是偏压方向,电流方向均相反,电子和空穴的角色互易。pnp三管是利用VEB控制由射经基,入射到集电的空穴,而npn三管则是利用VBE控制由射经基、入射到集电的电子。三管在数字电路中的用途其实就是开关,利用电信号使三管在正向区(或饱和区)与截止区间切换,就开关而言,对应开与关的状态,就数字电路而言则代表0与1(或1与0)两个二进位数字。若三管一直维持偏压在正向区,在射与基间微小的电信号(可以是电压或电流)变化,会造成射与集电间电流相对上很大的变化,故可用作信号放大器。
三管工作原理
晶体三管(以下简称三管)按材料分有两种:锗管和硅管。而每一种又有NPN和PNP两种结构形式,但使用多的是硅NPN和锗PNP两种三管,(其中,N表示在高纯度硅中加入磷,是指取代一些硅原子,在电压刺激下产生自由电子导电,而p是加入硼取代硅,产生大量空穴利于导电)。两者除了电源性不同外,其工作原理都是相同的,下面介绍NPN硅管的电流放大原理。 对于NPN管,它是由2块N型半导体中间夹着一块P型半导体所组成,发射区与基区之间形成的PN结称为发射结,而集电区与基区形成的PN结称为集电结,三条引线分别称为发射e、基b和集电c
联系方式
南宁市银华电子产品经营部
- 联系人:
- 何幼红
- 传真:
- 86
- 所在地:
- 广西 南宁市
- 类型:
- 贸易商
- 地址:
- 中国 广西 南宁市兴宁区 南宁市兴宁区人民路228号通银电器城一楼5号
服务热线
86 0771 2837196